十二卷(万象、玉扇、寿、玉露等)如何度过夏天?

许多花友在夏季养殖十二卷时总是把它定为夏眠或半休眠的,其实不然。在我种植的几年中以前也走过弯路损失了一些东西,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介绍一下我的种植经验。

现在说说高温季节的管理:

1、十二卷要比我们想象的要更耐高温,但这也是有限度的不要高于42度(环境温度)。

2、温差对于十二卷至关重要,10度以上的温差对于它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在高温小温差的环境中生长极度缓慢,极易烂根坏死。

3、十二卷对光照也十分敏感,40%的遮光在北方植株呈现褐红色,生长缓慢或停顿,65%的遮光生长正常叶色油绿,80%以上遮光叶色翠绿有拔高现象。

4、十二卷的通风在夏季十分必要,在夏季就是有正常的遮阴环境下花盆也会被晒得发热,充分的通风和适当的撒水能带走暑热降低环境温度,在阴雨的时候也能带走过多的潮气,还能防止夏季病虫害的发生。

5、浇水对于十二卷是至关重要的,在夏季蒸发量大一旦花盆干透对于根的伤害是很大的。我的方法是用空盆装一盆基质浇透水放在同样的环境下观察,看几天干透。这样就可基本估出浇水间隔,各位花友不妨一试。

6、十二卷在夏季不要进行换盆、砍头繁殖,这时气温高不易生根。

 
再说说十二卷在夏季种植时的一些不好的现象:

1、叶子干尖:这种现象在夏季发生比较多,据我观察主要是根系受损吸收水分减少而蒸发量大造成的。处理方法是先检查是否烂根,要是烂根要及时换盆,如不是把它拿到凉爽通风处恢复。

2、叶子出现褐色斑点,发展到后期斑点处下陷叶子干枯但不会传染;这种现象是有的花友喜欢用透明的容器将花罩着养,这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容器壁上的水滴在阳光下行成透镜现象灼伤叶面造成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要用容器闷着养。(原作者:jiangheipi)

关于十二卷种子的活力

十二卷播种3,4年了,从一开始的盲人摸象到如今勉强算是轻车熟路走了蛮多弯路。有过几千种子颗粒不出的的教训,也有过齐刷刷一箱子苗“化水”的伤痛。对于Haworthia种子的生命力究竟如何始终想探探底,恰好去年种子收得有点多,播种季节又忙,一大批种子没播,一直放到今年9月份,刚好可以看看陈年种子的发芽情况。其实此前我已经播过国外大仙的2年陈种子,有着惊人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甚至赛过我自己收的新鲜种子,但一直有点怀疑老外给我的是否陈年种子?这回终于可以看看自己的陈年种子了。

timg

陈年种子的发芽率与新鲜种子并无明显区别,但相隔近一个月,苗的大小相差无几,而且从出苗过程来看,发芽势要稍差。这基本也符合自然规律,说明陈年种子虽然保持了活力,但显然品质有所下降。

多位朋友和我说他们的Haworthia种子播下去以后当年没出,结果第二年反倒出得不错,可见Haworthia的生命力其实是很强健的,与我收藏于干燥的冷藏环境相比,播于土中历经寒暑的种子依然能保持生命力确实更能说明问题,所以玩Haworthia播种的仙友在碰到发芽率不理想的时候不妨再多点耐心。

Haworthia新鲜种子的休眠以前有不少朋友有讨论过,后来已经被证实是子虚乌有的,但新鲜种子经过一定时间(并未试验过,因此无法提供量化数据)的冷藏后,其发芽势明显提高确是可以明显感觉出来的。而播种后隔年发芽的事实说明Haworthia种子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是可以被迫进入休眠状态的,否则不可能捱过寒暑。

说了那么多废话,总结起来就两句话:

1、Haworthia种子在进入休眠状态(无论是否人为)后,至少可以保持1年以上而基本不影响发芽率。
2、新鲜Haworthia种子人为地促使进入休眠状态后,当年播种可以提高发芽势,提高小苗的整齐度,便于管理。

(原作者comma)

十二卷市场出现药锦了(新手注意了)

今天逛论坛,看到一位花友(双鱼的鱼)发的帖子,药锦已经刮到了十二卷了,之前只限于景天,现在十二卷也有了。药锦的锦都是集中在叶心的新叶上,药的作用估计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但是有时效,效果过了锦也就退了,而且比正常的难养。

老手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目前的药锦基本是在坑新手,望新手注意了。

1

果蝇(小黑飞)对十二卷小苗的危害

果蝇,就是大家俗称的小黑飞,本来一直认为这东西只是讨厌,对植物危害不大。

但是从这次的12卷的播种来看,我是大错特错了,这次的播种我用的是纯泥炭,播种前用微波炉加杀菌剂消毒杀虫,播完塑封,直到出苗中间没有问题。

问题就出现在了开袋以后,起初是有很多小黑飞在播种盒周围飞,也没在意。一次偶然浇水,发现播种盒内有几个蠕动的虫子在爬,很像蛆虫,但是小很多(恶心中……),第一联想就是小黑飞的幼虫,上网一查果然是,果断杀之,但是为时已晚,很多盆的苗子已经被破坏根部,扑倒死亡。

总结:小黑飞对成株或大苗危害不大,对刚出的小苗危害极大,主要是其幼虫。杀灭方法也简单,普通杀虫剂就可以,但是一旦发现要勤杀,连续杀,因为小黑飞的繁殖周期很短。

关于十二卷白寡妇(H. mutica ‘White Widow’)的一些基础资料

H. mutica ‘White Widow’(白寡妇)是原始种中最有名的十二卷品种之一,优美而又凝实的云窗在三角状的窗上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让人很难相信这居然是原始种而不是高度园艺化的产物。同时White Widow传奇的经历也赋予了这颗植物相当大的魅力。不过国内的瓦苇圈似乎对这颗植物存在部分误解,在此写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有不确之处,万望指出。

1

【Steven Hammer的White Widow】

1.白寡妇的来源
White Widow来自于Bruce Bayer在Drew站附近采集的一颗H.mutica,Bayer在Haworthia Updates Vol. 2 ①里是这么写的:
” ……Meiring indicated to me where he had collected the plants and I stopped hastily in that general vicinity he indicated northwest of Drew station. A hurried excursion into the veld and after a short while, I picked up a branch of Renosterbos, and there was a plant. Having confirmed the site, I most uncharacteristically collected this single specimen –something I have never done again. The plant remained in cultivation at the Karoo Garden and is probably still there, while leaf propagules have found their way around the world. ……The site had been cleared and ploughed for a massive centre-point irrigation system.”
“ ……Meiring告诉了我他在哪里采集过这些植物(H.mutica),于是我在他提到的Drew站(译注:火车站)西北一带附近匆匆停了下来。在随随便便的在高原草地②里溜达了一会之后,我拨开一片犀牛灌丛③并发现了一株植物。在确认了植物的分布地点后,我一反常态的采集了这一个样本,类似的事我以后再也没做过。这颗植物当时被我栽培在了卡鲁植物园(Karoo Garden),现在说不定也还在那里。与此同时,它的叶插已经通过种种途径走向了世界各地。 ………这个产地已经彻底被清理而且使用大规模的集中灌溉系统进行了耕种。”

2

【Drew 站的照片,作者Deontjie】

3

【White Widow的采集图,作者Bruce Bayer】
如前所述,在Bruce Bayer采集了此产地(Sanddrift农场,产地编号JDV92-64)的这个特别的个体后,这个地点的原始生态系统就被彻底摧毁了,以致这颗植物无法找到和它同产地的相同物种。又因为瓦苇是异株授粉的植物,等于这个产地的mutica已经绝后。这是它被Bruce Bayer命名为’White Widow’(白寡妇)的由来。
多年后,Bruce Bayer终于在此产地又发现了一小群幸存的H.mutica,虽然这群mutica中并没有出云的个体,但白寡妇终于不是寡妇了。

4

2.“纯”白寡妇与出云
上一段里说到,Bruce Bayer将采集的植物栽培在了Karoo Garden。但请注意,Karoo Gardens全称为 Karoo Desert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公立机构。它的制度上相对没那么灵活,对民间交流和植物的园艺化上存在一定障碍。White Widow种源流出的很少。
Steven Hammer在1996年曾在KBG采集了两片叶子并带回了美国,培育出了本文第一张图中的那颗著名的White Widow个体。在Orion的《A day with Steven Hammer》帖子(首发于花谈论坛花卉植物社区,waahuaa将其转发至仙珍圜)大火后,这颗White Widow的照片被进一步广泛传播开来。但因为纯种mutica不易出侧芽,所以这颗植物的无性繁殖后代较少。
另一方面来说,White Widow的云窗在其后代中也存在着,Steven Hammer曾将White Widow和普通mutica的F1回交回White Widow (White Widow ♀ x {White Widow x PVB mutica} ♂) ,播种三年后即开始出现初步的云斑。也就是说,基因合适的White Widow后代和White Widow的区别不会很大。
Gerhard Marx早年没有寻获到KBG的种源,他曾经从Emile Heunis处获得过一个叶插,Emile Heunis的种源又来自Mias Kennedy。Gerhard Marx一度以为这个叶插是KBG那颗植物的无性繁殖后代。但去年在Haworthia Auction上Gerhard Marx曾经拍卖过标注为KBG clone X Mias Kennedy clone的White Widow。瓦苇同株不能自交,也就是说种源来自Mias Kennedy的White Widow与KBG的那一颗并不一致。同时Steven Hammer也给Gerhard Marx寄过一些White Widow F1种子。

5
如果我们把“纯”白寡妇定义为Bruce Bayer在Sanddrift农场采集并栽培在KBG的那一棵mutica。那GM出售的White Widow里恐怕有很大一部分都不能被直接追溯到Sanddrift这个产地,而是混合了其他mutica的血统。当然,这些White Widow依旧有浓厚的云纹,但它们不能按照原始种来记录,只能当做园艺种看待。Steven Hammer在《White Widows and their Common-Law Hubbies》④中就有提出根据ICNCP⑤的命名规则,White Widow可以作为园艺名称来称呼所有有着大面积凝结云纹的mutica,并不一定一定要是“纯”白寡妇才能称为White Widow。
下附两张来源于《White Widows and their Common-Law Hubbies》的截图,这两张图片都是KBG那一株植物的照片,左图由Gerhard Marx于1994年拍摄,右图由Steven Hammer拍摄,年代不详。

6

众所周知,瓦苇属植物的复杂性状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呈现出来,White Widow在这方面甚至媲美一些万象。不同于H. marxii, H. springbokvlakensis等生长缓慢的品种,mutica的生长速度并不缓慢,但完整的云纹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认为初步的征兆如纹路加粗和小块的云斑需要三到四年才开始产生。下图中Gerhard Marx在2002年的叶插一直到2010年,云纹才开始渐渐填满窗面,满云应该需要十年或者更久。

7
【《White Widows and their Common-Law Hubbies》截图】
H.mutica中不只是白寡妇才会出云纹,离白寡妇产地不远的SE Drew产地(编号JDV96-27)产的mutica也会出现轻微的云纹。在Drew南方十公里的Klipport产地(编号MBB6512)的mutica甚至可以有更强的云纹。需要注意的是,产地只会决定基本特征,具体性状还是要看个体,即使是这几个产地的mutica,很多也并不出云。

8

【SE Drew产地的mutica,作者Bruce Bayer】

9

【SE Drew产地的mutica,作者Bruce Bayer】

10

【Klipport是一个在Bromberg山北侧的农场】

11

【Klipport产地的mutica,作者Bruce Bayer】

12

【Klipport产地的mutica,作者Bruce Bayer】
可以看到这两个产地的云纹和H. groenewaldii(点点寿)有些许类似,这也是Bruce Bayer坚持认为H. groenewaldii是无效种名,而应该是mutica的变种的原因之一。Bruce Bayer曾在现在认为是H. groenewaldii的产地拍到过窗面完全满云的植株(Rotterdam农庄,编号MBB7889),但因此处涉及到Bruce Bayer和Ingo Breuer、Gerhard Marx等人的学术争执,该产地的图片暂不在本文中发出。之后会更新一篇关于H. groenewaldii争论的简单科普,供大家了解。
最后上一张Bruce Bayer定的H.mutica(含H. groenewaldii)分布图

13

【作者Bruce Bayer】

2.5 Mooooooooooootica
Steven Hammer作为最早推广White Widow的园艺工作者之一,曾经给White Widow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Mootica’ .因为White Widow有着如同牛奶一般白色的云纹,Steven把奶牛的哞哞声结合进mutica就成了’Mootica’。
当然,考虑到发现者/培育者的优先权,White Widow才是这颗植物的正名。Steven Hammer也在《White Widows and their Common-Law Hubbies》特意澄清过此事。

3.有白寡妇血统的园艺种
Gerhard Marx使用White Widow及其后代做出了多个著名的园艺种,在此无法尽列,姑且列出一些GM为其赋名的品种:
Haworthia mutica ‘Drew White’
杂交式:Haworthia mutica (from Klippoort) X Haworthia ‘White Widow’.

14
Haworthia ‘Lombard Star’
杂交式:[(H. mutica x H. mutica ‘White Window’) x H. ‘Ginsekai’] x H. Badia.

15

16
Haworthia ‘Pink Nebula’
杂交式:H. ‘Marx Red’ x (H. ‘White Window’ x H.mutica)

17
Haworthia ‘Avalon’
杂交式:GM只说了亲本是H. maughanii and H. mutica ‘Drew White’,但没说谁是母本,看叶形应该是万象。

18

硬叶十二卷天使之泪的身世

最近咨询了一些台湾和美国的花友关于天使之泪的来历。他们给出的答案和国内有些网站上说的由Steven.Hammer 所杂交而出是不同的。国内的很多网站传由Steven.Hammer杂交得到。刚知道天使之泪的时候我百度也得到的是这个答案并且一直坚信着。

他们给出的答案是—-第一株天使之泪来自于美国资格更老的一个养殖者 Bob. Kent (鲍勃.肯特)。Bob早些年得到了一株杂交品种(最早的天使之泪的母本),一株有着Astroloba血统的pumila,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株母本虽然是Astroloba和Pumila杂交品,但是本身Pumila的特征要多一些。美国南部比如加州常年气候温润,所以常年会有鲜花盛开,这就给蜂鸟提供了大量的花蜜。 当这株杂交品开花的时候,Bob并没有为之授粉,但是后来母本开始结果了,花园常有蜂鸟出没很显然是蜂鸟所为。Bob 播种了这些种子,苗子长大之后惊喜出现了,Bob把里面最漂亮的那株叫Tears of Angel。这就是今天我们看见的天使之泪。在同一批苗子当中,类似的表现株还有很多,但是真正的天使之泪就那一株。叶色pale green(浅绿)。瓷疣粗白,质光滑,叶片宽。天使的妈就在那摆着,谁是父亲?根据长相大家都会去猜是瑞鹤,Bob本人也是这么看的,在BOb的园子里很多种瑞鹤。有很多人猜测是Ashton种。下面传一些蜂鸟授粉的图片,真正的天使之泪图片,Ashton瑞鹤图(注–这种瑞鹤不是大家常见的星瑞鹤,在Ashton地区即使都是Ashton瑞鹤表现也不尽相同)。

1

2

3

十二卷无伤繁殖的总结分享

对于十二卷来说,很多名贵品种都是一苗千金!可以说每个玩家都希望自己的宝贝长的漂亮还能多子多孙,人为的叶插,根插,下头也成为传统养植的重要繁育手段,但稍有不慎就会伤及母本!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经过实践我找出了一套对植物损伤最小的办法,分享给大家!班门弄斧,如有遗误,欢迎指正交流!以花会友,不亦快哉!

接下来言归正传!

叶插,需要注意下叶子前控水,水分太充足会导致叶片断裂!另外过硬的刀法是关键,叶片下的好,带有麟茎组织,发根出苗会更容易,多出苗的可能性也更大!
1

2

3

根插的关键是你得有老根啊!如果都是白嫩的新根是没戏咯,但如果你养出来十几条萝卜根,那掰下来几根对母本的影响也是可控的!根的顶部带点麟茎组织也是对出芽非常有利的!
同一品种,母本根系强大,一次下了8根,这是1个月以前的老图片,目前已出芽6根,巧的是,没有出芽的两根正是没有麟茎组织的!

4

更新一下目前的状态!

5

最后就是砍头了,众所周知,砍头苗生长迅速,性状也最为稳定,所以很多人都忍不住会动刀,但动刀之后头子的发根生长是个难题,即使存活,新叶子也一下回到解放前了!有没有办法减少对母本的伤害,还能让自己过瘾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砍完之后,保证头子和底座都有根!所以这种办法严格意义上叫砍根更合适!
那么应该怎么下刀呢?
随着植物自然的老叶干枯或者人为的下叶繁殖,十二卷的根部麟茎会不断变长,新根是贴着植物底部发出的,老根在麟茎上,下刀之处就是二者之间!
实践结果如下!
仅靠强壮的麟茎组织就能爆发出强大的繁殖能力!当然也有砍失败的,如果底座留的太薄,也是很难有这么好的效果的!

6

7

8

砍根后的母本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9

10

(作者:青岛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