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浇水的时机和方式

给十二卷浇水的黄金原则是在它们的生长期,等到根附近的植料变干再浇水。春季和秋季是十二卷的两个生长高峰期。施肥与调节水的pH也是是每次浇水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时机
十二卷从秋季开始生长,在冬季最寒冷的时间(当白天温度在7 ºC以下)放缓,在早春恢复生长速度直到夏季(当夜晚温度在33 ºC以上)停止而开始休眠。生长季的发皱植株是需要水分的信号。而休眠或者缓慢季的发皱植物是休息的信号,浇水需要减少甚至停止。
一天中最佳的浇水时间是冷天的早上,与热天的傍晚或者夜晚。这样会在浇水后的数个小时维持温和的温度(15~25 ºC),使得植料中的多余水分可以大部分蒸发。低温会让蒸发变慢,而高温会增加病原体感染的几率。这些都能导致十二卷烂根。
什么时候再次浇水?
有经验的种植者可以从带植物容器的重量来判断。初学者的方法是把一个容器装满植料,与其他植物一起浇水。需要的时候可以把深处的植料翻出来以检查潮湿程度。

方式
配合良好排水的植料,从上往下浇水直到有~20%的水排出。这个冲洗的过程能防止肥料与水带来的盐分在植料中积累。积累的盐分使植物难以吸收水分与养分。基于同样的原因,从下往上的浸盆法不容易带走盐分因此不够理想。
在浇水中打湿植物上通常没有问题。但是在一些地区,自来水含有很高的矿物质,会在十二卷的叶子上留下水渍。一个解决方法是使用雨水,蒸馏水或者过滤水(例如反渗透水)。水软化剂不推荐使用,因为它们常含有氯化钠而会导致盐分积累。

水晶康平寿101,102,103的区别

这是花友“577c29”的一篇关于水晶寿101,102,103的区别的文章:

在大概四五年前,从岛国1211手里拍回两棵水晶101的鼻屎苗。大部分图片已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遗失,只剩下1211的亲笔手写签能验明现在这位仙子的身世。请看近期图片:

在岛国被称作美纹,纹路飘逸且不做作,算是康平园艺品种的巅峰了。

当然,她也有姊妹猪,她们按编号的排序下来为水晶102,水晶103.
由于有系列收集癖,我经过不懈努力凑齐她们三姐妹

成株的母本图:

这是2姐水晶102.

三妹水晶103.被砍了后的照片,但还是可以看出与101的株型叶型和纹路的差异。买103的时候卖家只提供了砍头后的图片。

水晶102和水晶康平极为相似,叶短且肥厚,纹路以网纹为主。101和103是火焰纹,但103的叶长些。102窗的透度没有101和103高,101和103的皮色近似亮窗克,102的皮色偏康平系。

 

十二卷各个品种都需要多少光照强度(Lx)?

十二卷不喜欢强烈的直射眼光。在原生地,他们一般长在被岩石、灌木与矮树丛下的遮荫处。遮光布可以用来发散阳光,减少它的强度。另一方面,如果光线太弱,十二卷会徒长。补光灯可以用来补偿不足的自然光。

以下总结了一些常见种类的理想光照强度。在实际中某些个体、特别是锦化的个体对强光更加敏感,叶子会变为红色或黒色。。把它们移到更加遮荫的地方,就会逐渐恢复。

注:Lx:光照强度单位法定符号
勒克司(lux,lx)照度(Illuminance)的单位。等于1流明(lumen)的光通量(Luminous flux)均匀照在1平方米表面上所产生的照度。适宜于阅读和缝纫等的照度约为600勒克司。

十二卷会倾向于强光的方向,以减少茎部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相比其他多肉,十二卷的这个过程要慢很多。但如果植株长期在一侧受到更强的光照,它可能会产生可见的永久扭曲。较高的种类如松之雪(H. attenuata)更容易倾斜。

 

十二卷砍头用“刀”好还是用“鱼线”好?

这是一篇花友“斯文Sven”对文章十二卷砍头“论鱼线的功与过”的补充:

1)刀比鱼线好;
理由:鱼线砍伤口是单一的横向切面,虽然整齐好看,但砍完无论十二卷头盖还是底座,都不利于萌发生长点。而刀砍不会一刀完结,总是伴随着多个不规整的伤口切面。这样的切面交汇处利于萌发出新的有活性的细胞组织。所以砍得多了就会发现,同样品种,同一时间,鱼线砍完(只砍不下叶子的情况)头盖底座发根发芽速度要远慢于用刀砍的。

2)钝刀比快刀好;
理由:钝刀虽然不锋利,需要施加一定的力量,有时甚至需要来回切割,但这正是发根发芽所需要的。钝刀切割造成的是切割伤以及挫伤,伤口的组织非常不规则,这就激发了植物本能的自我修复机制,毕竟野外切割它们组织的是山羊、牛的牙齿,造成的伤口就是这样不规则的挫伤(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手掰断的发根发芽特别快的原因)且快刀容易误伤多余叶片,相信用过手术刀的朋友都体验过刹车失灵。

3)不砍比砍好;
理由:既然都是养花之人,除非万不得已(全锦、退锦等),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耐心养成大母株,在此与大家共勉。

4)如果一定要砍;
推荐:
牙科刀( 光敏刀 调刀,优点:可自己用虎钳调整角度,便宜好用
金田水仙双刀,优点:顺手,一面刀口一面铲口

十二卷砍头:论鱼线的功与过

居家砍头旅行繁殖的常备工具,大名鼎鼎的钓鱼线,我想像我一样养十二卷的新手盆友们一般都会晓得。
然而这玩意究竟有没有传说中得那么好使呢,最近砍了几次扇子之后让我产生了深深滴怀疑。
当然了,钓鱼线应对环壮分布叶序的肉肉,比如万象玉露寿,甚至景天都效果不错,因为这种叶序实在无处下刀。唯独玉扇,特别是生长点较低,叶面不平(如鬼岩城)又比较宽厚的品种就非常容易砍高了,也可以形象称为露底。原来我总以为这种情况是个例,因为自己技术不过关。直到昨天跟群里的花友们讨论后才知道,这种尴尬的情况出现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那么大神如何避免呢,答案是用刀,刀法好的,一刀两半,刀法一般的,也就伤一片叶子而已,总不会”露底”之后,整株叶插。
发一个典型的“露底”案例,出自我本人的手笔,图片已经被大神拿去作为失败典型教材了,我哭

大家可以笑两分钟,我等你们笑完再继续。
咳,已经砍成这样要怎么处理?这就比较复杂了,在下一讲我会详细展开的,这里只说一个小窍门:就是直接放到盆里不去想它,当什么都没发生。
比如就像这样~不难吧。

这不是依然好好的还长了新叶吗。

下面说说刀,用什么刀?屠龙刀行不?不行,因为屠龙刀是直的,砍头不好下手,再说屠龙刀不是让哪个倒霉催的给玩断了吗,扯远了,这里我们需要一把有弧度的刀,嗯,圆月弯刀,对,这个应该可以,不过我没用过不敢下结论,谁手上恰好有可以借我用下。常见的马云给我们提供的刀,可以有,牙科刀,光敏刀以及手术刀,我觉得各有千秋,总体来说都不错,手术刀就是快,12号刀片3号刀柄,伶俐异常。牙科刀比较钝也没有弧度,可以自行DIY一下。光敏刀下个侧芽,砍头苗绝不拖泥带水,给你痛快的体验。具体大家自己搜去,找一把合适的用就好。如果比较懒论坛就有人卖花刀,应该也不错,但是价格不适合楼主这样的小屌丝。

有没有什么情况,砍“露底”反而是好事呢?当然有,对于有某种不明显变态的对象,砍“露底”可以让它露出底细,下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1丝锦的扇子是我当扇锦买来的,价格也不便宜,因为人家毕竟有锦,没毛病,收货就发现上家砍“露底”了,也懒得去理论,就这么种下了,结果就是几乎每片叶子都出根了,也都有出苗的机会。这在数学上可以看做一种遍历,相当于同一时间每片叶子都去做叶插了,而且他们并不是完全散开,互相还有联系,能量共享,出根也比单片叶子快得多。

结果也很有教育意义,原来带一丝锦的叶子并没有出好锦苗,反而原来没有锦的叶子表现更加出色,这种让每片叶子都有表现机会的情况完全是由于鱼线的错误带来的,如此也可为鱼线记上一功。

上面的事情告诉我们,要辩证的考虑问题。好和坏这两面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转变。就像前面说过的刀,我们对刀的基本要求当然是锋利,但是锋利的刀用在12上就是好吗?通过和大神花友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过于齐整平滑的切口对下一步生根是没有好处的。要证明这个从实际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可能需要生物专业的知识,楼主是个IT男就不丢人了,但是养花的老手都知道,比如天竺葵,用手掰的枝条要比刀砍的枝条在同样的扦插环境里发根快得多。另外金属材料对植物生根也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利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最好的工具,应该是非金属材料做的钝刀。要是手掰裂口能受控的话手掰应该对细胞损伤最小。

作者:线阵ccd

十二卷从砍头(叶插)到发根的三个阶段

十二卷从砍头(叶插)发根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休眠期、愈伤期、发根期

一、砍头后0-3天(休眠期)

植物被砍头(下叶)后,自身免疫机制会迅速反应,伤口周围的细胞会迅速休眠,最大程度上降低新陈代谢。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减少被破坏的组织流失过多体内的水分,另一方面降低细胞活性防止细菌侵入。

这个时候,伤口周围的细胞还残留有较高的水分,细胞活性非常低,也很脆弱,

这个时候无论你对它做什么,它都不可能发根,反之,如果给予太过潮湿的环境,反而容易造成细菌滋生,植物腐烂。

此时应该保持植株伤口的干燥,最好丢在通风阴凉的地方,等待伤口水分的蒸发。

二、砍头后3-20天(愈伤期)

如果温度合适,那么在稳定的环境中度过五天的休眠期后,伤口周围的细胞开始分裂出新的细胞,愈伤组织开始覆盖伤口。

什么是愈伤组织呢?这里引用一下度娘上的科普:

愈伤组织(callus)原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它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可起源于植物体任何器官内各种组织的活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愈伤组织不断分裂出新的细胞,但是这些新组织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此时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充当什么角色。

所以在愈伤期结束之前,植物也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个时候最好还是把植株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可给予少许光照。

三、砍头后20-45天(生根期)

随着时间推移,植株内部水分不断被消耗,生长激素的浓度也就随之升高,

当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后,愈伤组织就像接受到了信号一样开始作出反应了,

这个时候伤口周围细胞活性最高的地方会开始出现小的凸起,也就是根点,

根点的末端细胞活性最高,对水份非常敏感,一旦接触到潮湿的介质(或者潮湿的空气)就会开始大量分裂生长。

 

作者:斯文Sven

十二卷“寿”分类中有哪些基础品种?

那么先来说说为什么是寿,而不是玉露玉扇万象

因为在拉丁分类里,并没有寿这么一个分类,究竟是谁先叫出“寿”来的?据前辈说,是日本人根据叶形株型,分类了寿这么一个体系出来,但是在我在平时的日文资料中似乎从来没见过“寿”,也许是我疏忽了,这点请大家补充。

换句话说,简单的一个“寿”其实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品种,如常见的:克里克特、康平、青蟹、白银、史扑等

那我就先按照这些名字分一下类(由于寿类品种很多,只列主流园艺常见的一些品种名,排名不分先后)

一、贝叶 Haworthia bayeri(又名克里克特, Haworthia correcta)

二、康平 Haworthia comptoniana

三、青蟹 Haworthia splendens

四、白银 Haworthia picta

五、磨面 Haworthia pygmaea

六、史扑 Haworthia springbokvlakensis

七、芭堤雅 Haworthia mirabilis var. Badia

八、穆迪卡 Haworthia mutica

九、美吉 Haworthia major (日本叫 Haworthia wimii)

十、长毛狗 Haworthia bobii

————————————

好,那么我们就一一开始

一、贝叶 Haworthia bayeri(又名克里克特, Haworthia correcta)

克里克特,算是国内比较火的一个品种了,和贝叶寿是一个东西,国际上普遍认可贝叶的名字,而日本坚持要叫克里克特,因此得名。很多玩家被克里克特那优雅的纹路深深吸引,从而喜欢上这个品种。

克里克特的特征:
1、个体为小型
2、相对丸叶
3、磨面窗
4、纹路干净
5、生长速度:★★☆☆☆

二、康平 Haworthia comptoniana

作为经常与克里克特一同出现的名字,康平也是园艺十二卷中常见的一个品种。由于生长速度快,体型又大,它的出现对园艺十二的贡献那是相当大,很多杂交品种都有它的基因。另外,康平的小苗子也是皮上窗,不要以为只有史扑系是这样哦。

康平的特征:
1、个体为大型
2、叶尾尖
3、光面窗
4、纹路复杂网格状
5、带雪花点
6、生长速度:★★★★★

三、青蟹 Haworthia splendens

蟹是一种很耐人寻味的品种,特征变化多端但很好区分,深深的纹理,突起的疣点,叶缘的红边组合在一起,非常有意思。

青蟹的特征:
1、个体为中型
2、叶子丸叶下翻
3、疣点明显
4、生长速度:★★★☆☆

四、白银 Haworthia picta

不同品种的白银的外观变化也很大,有高白度的,高瓷的,透明带点的。现在白银被称为万寿之王,当然,我个人是没理解为什么这么叫,在我眼里就是很漂亮的一个品种之一了。

白银的特征:
1、个体为中型
2、带背窗
3、带白点
4、生长速度:★★★☆☆

五、磨面 Haworthia pygmaea

磨面寿追求的就是一个白,颗粒感的窗面是其特征,叶形一般为柳叶形,好的品种丸叶,是个很好分辨的品种,但不少人会将美吉系的刺与之混淆。

磨面的特征
1、个体为中型
2、窗面带颗粒
3、生长速度:★★★☆☆

六、史扑 Haworthia springbokvlakensis

史扑是个神秘而经典的品种,长长的拉丁文名字,发音类似史扑鹰爪,因此得名。出皮上窗的代表,且肌色偏深,很容易晒成紫色,因此深受爱好者喜欢,但是生长速度缓慢,株型难控,所以养殖难度不小

史扑特征
1、磨砂质感窗面
2、个体为小型
3、生长缓慢
4、小时候好看,大了不一定
5、生长速度:★☆☆☆☆

七、芭堤雅 Haworthia mirabilis var. badia

剑寿的一个分支,细长的叶形与窗面构成独特的株型,生长缓慢。

芭堤雅的特征
1、叶子由宽过度到细长
2、个体为中大型
3、生长速度:★☆☆☆☆

八、穆迪卡 Haworthia mutica

Mutica是个很好看的品种,窗面带雾,3-5根直纹,其中有几个知名的变种。
点点 Haworthia mutica var.groenewaldii
西山 Haworthia mutica var. nigra (又名:大明镜,拉丁名也有说叫 Haworthia. Retusa var. Nigra 的)
白寡妇 Haworthia. Mutica “White Widow”

穆迪卡的特征
1、窗面质感独特,似盖有一层薄纱
2、纹路为直纹
3、体型为中型
4、生长速度:★★☆☆☆

 

九、美吉 Haworthia major (日本叫 Haworthia wimii)

窗表面带刺,很袖珍的品种,由于体型太小,所以在国内一直不温不火,但是作为杂交亲本,其刺得遗传性非常好。

美吉的特征
1、体型为小型
2、窗面带毛刺
3、生长速度:★★★☆☆

十、长毛狗 Haworthia bobii

一个比较独特的品种,名字很写实,浑身毛刺,叶子细长,很容易分辨。

长毛狗的特征
1、体型为小型
2、窗面带毛刺
3、生长速度:★★★☆☆

结语:
希望看完对了解一些市面上基本的、常见的寿类品种有帮助,而在这些品种之后,通过他们以及他们的兄弟姐妹们,有更多千变万化的园艺品种在不断诞生,各类特点排列组合,这也就是十二卷丰富多样值得爱好者们追求的地方吧。

作者:斯文Sven

养好十二卷最重要的一环:水管理

要种好十二卷类,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十二文章说过,十二卷有了良好根系就有了一切,虽然根系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但是无疑是最重要的之一,而没有合适的水管理,根系总在好好坏坏之中挣扎,即使是高级的品种,高端的植料,也一样会弄得种植歪瓜裂枣不堪入目的。

所以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并且能啃下这篇并且真能消化和领悟到水管理的原理和真谛,那这一篇文章给你带来的好处,可能是远超过几个铭品更高价值。

到了这里,那下面就该进入正题了,水管理的问题我们分几点来说,水的管理不仅是浇水这一点,说明浇水方式可能只是几句,但是原理和原因稍微了解下,你才容易灵活的应用在不同环境和植料,植物中:

1,植料中的水形态
植料中的水,通常是两种形态,一种是毛细水形态,一种是重力水形态,两种形态是会互相转换的,当毛细水达到过分饱和之后,植料的物理表面会出现大量的重力水,而当重力水逐渐干燥之后,剩下在植料中的只有毛细水。

毛细水并非大量存在植料的表面,而是通过虹吸作用,吸收在植料介质的内部,能毛细水分的植料很多,如无机的赤玉,煤渣,兰石,蛭石,有机的仙土,泥炭,树皮,反正带有孔隙的植物料,都有将水吸附毛细给自身的能力,毛细水即使是植料完全饱和的状态下,也是不容易出现意外溃烂根系的,相反,它们能最好的被植物根毛很好吸收。

重力水在露天环境经常存在,但是在温室和阳台,重力水有时候就很危险。重力水说通俗点,当植料毛细水分到饱和,那残留在植料之间空隙中的,或者是在植料表面的水膜,那些就是重力水形态。

重力水在降雨时,土壤大量充斥重力水,但是那时不一定不安全,因为来自空中的雨水,通常夹带大量氧气,而雨水的反复冲刷,也带走和稀释了微生物,而水中有氧气时,甚至根系可以完全泡在水陪溶液中不出现腐烂,而真正水管理失误导致根系溃烂的,是因为重力水覆盖根系表皮,土壤中原始存在的微生物快速的消耗掉了这些重力水中的氧气,而需要做表面呼吸的根系,部分细胞溺毙死亡,从而潮湿和富含微生物的环境,就导致了根系的快速溃烂,这就是水管理失误导致根系出问题的最初情形。

2,根系的溃烂机理
根系溃烂有多种可能,恶性细菌被很多人认为是溃烂的原因之一,这之外还有食根昆虫在根系上留下的伤口被微生物入侵导致的腐烂(比如根粉介引发的根腐),其实土壤中千百年来有无数的细菌,植物和它们共存安然无恙,自然界也没有杀菌剂,人工画蛇添足的干预在自然界中也不存在,所以单纯的细菌来说,没有出现水管理失误大量存在重力水在土壤中,它们并不一定导致根系大面积溃烂。

十二卷的根系,如老根,其老熟到了一定程度时,即使不发生大量重力水,其也会溃烂,但是烂到茎组织的基部时,通常也不容易入侵进入主茎,因为那些根系在死亡之前,主茎已经和它们阻断筛管和导管的体液交流,而如果根系少量发生腐败,如果土能进入干燥状态,那十二的根系也会发生腐烂停止,只在之后又出现持续的湿润,夏季的高温,才比较容易出现根系直接腐烂到基部,而根系腐烂进入多汁主茎,则会造成整个十二卷有主茎开始的彻底腐烂,所以在这种腐烂发生之前,十二卷即使发生烂根,也不一定是一次性直接致命的,只要你能让植料干燥到合适的程度,腐烂就能够停止,当然也一样会造成根系的损伤,十二卷从新进入生长状态,又要花费时间。

3,根系溃烂的判断
这个问题似乎和浇水无关,但是如果你懂得判断,至少懂得控水和如何挽救那已经开始烂根的十二。十二根系有个特性,一旦开始发生溃烂,十二就会本能降低筛管和导管作用,这是这种植物在演化过程发展出的自我保护,快速的体液上下交换,可以加速腐败的过程,有了这种自我阻断,腐败的过程可以减缓,土壤出现一次合适时机的干燥,那些烂了一半的根甚至停止溃烂,新根也会从烂的根系侧面分岔产生,所以有这个特性,你不难判断根系的溃烂发生。

根系的溃烂,在夏季是较难以判断的,因为夏季溃烂的速度可能异常的快,直接侵入主茎,在你大水之后,能在最短的3-5天内直接进入茎组织,造成无可挽回的全株腐烂,夏季高温加速了微生物的代谢,而大水的十二卷植株也是能更快速彻底的发生整体溃烂,因此,夏季休眠时,拉长给水的节奏,让植株保持一定程度的休眠塌缩,对十二卷都是很安全的。

在春,秋的根系溃烂是最容易判断的,那时候你发现你种植的十二忽然几天内出现叶子发红,塌缩,并且回忆3-4天前曾经给水很足,那你八成就是烂根了,因为这是根系溃烂引发植株阻断和根系的筛管导管对流体液,将自己封固保护起来,这时候,你如果断水,通风,半阴,你的十二在1周的干燥之后,从新的给水,还能挽救,半阴能减缓塌缩速度,恢复从新的饱满也不困难。但是如果这时候,你继续错上加错的误以为植物缺水,并且忘记上次的大概给水日期,也许你再一次给水想让它吸收从新饱满,这一次的给水就能让腐烂进一步在潮湿的土壤中加速烂上来,烂进主茎,也是无可挽回的。

4,如何避免重力水
首先说下水在花盆中,干燥的顺序,通常是表面和盆底最先干,其次是盆的塑料边缘,而盆中部则是干的最慢的,也最容易出问题导致烂根的地方,如果在盆中,因为重力大量滞留,后天通风不好,加上阳光不给力蒸发不迅速,那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缩短重力水存在的时间有3个办法,1,加强通风(阳台这点比温室其实更好),2,加速蒸发(这点温室照射时间长,特别是夏季,比阳台优势),3,添加不持水料避免过量持水(比如轻石,珍珠岩),4,缩小盆尺寸(这个要适当,因为太小的盆土,甚至抑制植物生长,但是我们绝不建议小植物重大盆,这不仅是土壤的浪费,更增加了土壤持水时间过头),5,增加土壤颗粒度(这点无异于通风,更适合温室空气流通差的环境)6,也是对应各种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题,适当量的给水。。

5,浇水的几种观点
很多花友购买植物时,询问我多久浇水一次,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会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植料的持水度不同,环境的通风和蒸发速度不同,盆大小不同,品种对水分吸收能力不同,给水的方式不同,季节的不同,这个给水节奏都可能不同,所以这个问题一般是初哥的询问,也不会有最符合实际情况最好的答案,而真正的合理给水,反而是给水的方法和对土壤湿度的判断。

十二卷的文章很多,但是给水却有很多说法,有些很笼统,干透浇透,试问这种说法,是干透到深部损伤了毛细根吗,还是湿透到土壤有大量重力水,所以这种说法害死过很多初哥,有些人甚至种十二几年才误出其中干和湿的定义,另外一种说法,如岩鸣这样的顶级高手,他能告诉你,土壤持续的湿润,但这种方法确实能让根系持续以最快速发展,并且长势凶猛,但是这是一根钢丝,因为你稍微的偏湿,时间还长,那一但溃烂起来,可能几年栽培毁于偏湿,所以这种持续湿润的做法,只适合很顶尖的高手,对于大部分人不一定合适。

个人养殖十二卷类,有13年的时间,个人的经验认为,十二土壤还是要干湿交替的,并且还要因为季节交替,而进行更偏干和更偏湿的交替。

6,盆
盆这个问题似乎脱落水管理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还是有相关的,做最后一点的补充。通常瓦盆类更适合新人,新人初哥通常手容易痒瓦盆,陶盆,这些散水,透气,都是较塑料盆快速的,你也许过头给水,盆可以弥补你的技术不足,但是瓦盆类要浇水比较透,否则容易长期处于植料部分很干的情况。而塑料盆你则要较严谨,并且要做到一点,尽量贴近植物的尺寸,通常盆比植物大1-2厘米即可,十二生长不比景天,特别是万象一类品种,更不是想快就快的,偏大的盆,更大量的持水,更长的持水时间,你也要相对的加长浇水的时间。深的塑料盆,盆中下部水分散发时间更是长,所以最好是选择黑色的,因为这样的颜色,受辐射升温快,协助水分增发,而小盆,方盆,个人认为都是对新手很好的选择,这里特别是著名的jy70黑方,空间占用小,散失水分速度也相对快和容易控制,将大部分盆统一一个规格,也更适合管理,这点绝对是真理,当有几个平方的面积,盆规格统一,植料特性统一,管理会相当的省事。最后说下目前应用广泛的苗盘,也就是爱丽丝s-5,这个盆的浇水和普通盆又不一样,你可以看见盆底出水,然后你停止,第二天你可能发现土表依然非常湿,有时同样的给水,甚至整盘整盘跨根,原因出在其很严重的一个错误,你用空的s5装水就知,因为孔的偏小,那么多的孔可以为你留下大量的水不流出去,所以如果用s5的话,建议给水之后,斜起来,过量的重力水会流出去,你也可以用东西一侧垫高s5这样的盆,这样浇水后不容易滞留大量重力水。

7,浇水时间和方法之我见
这里主要是个人的经验认识,理论性的前面5段已经分析很多,这第6段原理就不多说了,这里更重的是实际方法,分几小段说:
首先是方法,有些人喜欢浸盆,在上面第4段有说过土壤水分布和干燥情况,所以这个方法费工时,而且容易造成下部的过湿,个人通常是从顶部给水的,上部土壤的湿润,会随空气流通和阳光蒸发,更早进入安全湿润的状态。而盆下部虽然干燥缓慢,但是真正吸收水分的根毛部分都在那个部位,所以必须浇透。但是浇透并不是见到盆底大量出水,大量出水时,盆中可能有大量过量的重力水在盆下中部存在,那里水分干到合适的安全时间更长,特别是微生物活动高峰的夏季,深部持续湿润多半天,都可能很危险,所以浇透,其实是盆底刚刚开始出水就可以了,那时候盆里面只有几条管道湿润,大量的植料会均匀的毛细这些管道中过量的水分,造成盆深部的潮湿,但是却不会有大量的重力水存在。而新上盆的小苗,土壤很浅的表面需要相对安全的湿润,因为那时间里,根系还没有完全发展,并不需要大量的水分,并且不管是小苗还是扦插组织,都可能有相对危险的大面积伤口,这时候建议淋湿土表,甚至不等盆底出水即可停止,而这种盆下一次给水的时间可以是在2-3天的时间,在这样少量的给一下。判断是否给的时间,可以用手指稍微挖下,土表2厘米干透了,没什么潮气,即可给一次,以上就是我浇水的具体方法。

而季节变化并非给水一尘不变的,夏季是最危险的,夜温高与28,十二卷的景天酸代谢都已经停止,进入较深度的休眠,植物靠的是储备过日子,高夜温的日子在福州会持续3个月左右,植物按理说只要保持土壤不全干即可,因为那样很伤根系,秋天复原慢,但是为什么要给水呢,因为如果完全干盆,白天空气40度以上时,盆土也能近40,如果土壤中有少量水分,那随蒸发,土壤的温度通常是略低的,这时的水是保护根毛不至于过严重损害,以及降低土温,这也是给水最要小心的季节,因为一但盆中留有大量重力水导致根系的溃烂,可在几天之内腐烂上行到主茎,造成多年栽培毁于一旦,这个季节植物给水要小心,但是要给,最好的时间可以是深夜,也可以是清晨,也是做到盆底出水就挺,而植物的状态你不要指望太好,适度的发红塌缩的过夏状态,反是最安全的,如果夏季被你喂的很肥嫩,那损失率只要水稍一过头,就可能有后果发生。

初春,初秋,给水是逐渐比夏季增加量和频率的,在初春初秋,十二刚刚恢复生长,启动时,大量的水也不会快速进入状态,所以下一次给水的时间是在土表约3公分深度没什么潮气了再给,进入秋中和春中,十二生长已经启动,植物呈现饱满,依然是盆底出水就停,但是下次给水的时间,可以是土表约2-1厘米没什么潮气了给,这个时间,十二非常饱满的状态时,也一样过量的水供应没好处,因为它吸收不了,虽然这个季节除非太过头的水才会烂根,但是你也一样要稍微管住,所以1-2厘米,因为这季节如果光线弱的时候,你给的多了,它们可能长偏长,形态也有可能破坏的,你控控水的时候,反而体液浓缩,升高内援激素水平,令发根更强。

冬天,夜温低于10度时,十二虽然还在少量生长,但是这时候的周期要适当加长了,它们渐渐要休眠,夜温进入5度,基本可以断绝水分,这个时候给水,虽然部分品种还会有轻微的生长,但是毫无意义,肥胖的十二,低温时并不好,福州就在3.5度太肥胖的玉露,都在薄膜边缘发生叶球中心和部分叶尖的冻害,更冷会进入冰点的地区,可想而知肥胖多水是肯定有害的,所以不吝啬那一点生长量的话,就彻底点,冬天,白天温度在温室较高,有时甚至暴晒能达到25日温,那个时候,你如果环境合适,建议在上午,甚至中午给水,但是量也一样,盆底一见出水,马上就停。

图解硬叶十二卷的疣点分类

大多数喜欢硬叶的爱好者,应该都是被其独特的疣点所吸引(密集恐惧者患者药不要停)。在漫长的养殖生涯中,那些景天呀、球呀之类的都已经化成了肥料,于是只留下了硬叶十二卷这一类的顽强成活,好吧,作为当年的杀手,我也只好接受只能养硬叶这个残酷的现实。

在大多数带疣点的硬叶植物特征表现上来看,基本分为三种:1、点状疣点(代表钱型、泪珠)、2、条状疣点(代表天使、金海鹰爪)、3、几何图案疣点(代表环纹冬星)。从疣点的个头来看,基本也分为三种:1、小型疣点;2、大型疣点;3、隐性疣点。从疣点的色泽来看,基本还是分三种:1、白色疣点;2、瓷色疣点;3、青色疣点。以下分别列图做简要的说明。

 

一、疣点的形状
1、点状疣点
该类疣点硬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态,从大家比较熟知的恐龙、泪珠、冬之星座、秋天星等,到近两年比较流行的钱型(园艺类钱型),均是以点状疣点为突出特征。部分女性花友会误认为介壳虫泛滥。

2、条状疣点
该类疣点指稳定且持续保持条状的疣点硬叶。部分点状疣点硬叶会因为养殖原因产生条状特征,但该类特征并不稳定,容易消退。而通常条状疣点植物则会发生相反的现象。能够稳定表现且被大家喜闻乐见(不是喜大普奔)的条状疣点硬叶有以竖向条状代表的:天使之泪、流星、天使之泪杂交等;横向条纹代表的金海鹰爪、红狮子、琉璃殿等,韵味独特,别具一番观赏性。

3、几何图案疣点
该类疣点最具代表性的植株当属环纹冬星(不是冬之星座),在不断的杂交、选拔、繁育下,诞生出了如熊猫眼、眼圈、字母等优秀且昂贵(嚯嚯嚯嚯)的环纹冬星升级品种。当然还有姬冬星、天守一类的品种。

二、疣点的大小
很多大仙总结出了关于优良疣点硬叶的特性,譬如:扁大圆白亮等等的,但是在植株本身看来,还是格局特色的。
1、小型疣点
该类硬叶的极致,很多人会较为推崇“地上の星”,但是就个人而言,比较纯正的minima及秋天星都当属此类之巅峰之作。极具个性且突出明显的小疣点密布在叶片内外,震撼力十足。回到“地上の星”,我想,99%的硬叶爱好者都和我一样将此作为毕生的目标,有别于较为亲民的秋天星,“地上の星”在疣点特色及密度上,都是一种极致。对该品种的介绍,大家还是移步Orion的帖子吧,本文不再班门弄斧。

2、大型疣点
此类疣点接触的较多的,便是钱型,特别是近几年的园艺种钱型,其硕大突出的疣点倾倒了不少爱好者,趋之若鹜为之疯狂。扁大圆白亮就是其最好的阐释。当然,除了钱型以外,前文所提到的条状疣点、几何状疣点也都属于此类。

3、隐性疣点
该类疣点大多集中在一些偏原始或原产地的硬叶品种上,没有经过过多的人为杂交选育。譬如:松塔掌、白肌赤耳、炎之塔、青瞳、黑蜥蜴等品种上,随着生长的变化,自身疣点逐步逐步变得淡化、稀疏,与叶片机理融为一体。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瑞鹤,原始种瑞鹤的叶片纹理上,逐渐淡化消失的疣点,造就了如今光滑亮丽的瑞鹤系品种。

三、疣点的颜色
1、白色疣点
该色疣点较为好分辨,正白色的疣点在绿色的机理下,格外突出。条纹十二卷、天使之泪、环纹冬星等,都是以突出的白色疣点为代表的。

2、瓷色疣点
这一类疣点,较为不好区分。很多大仙有着不同的叫法,譬如瓷白、亮白等等。就个体而言,因为杂交的母本不一样、生长环境的区隔造成了该类硬叶在疣点上略有差异。有偏白色的、有偏透明一点的,甚至在不同的拍摄光线下,也会略有差异。连闻名遐迩的“地上の星”的疣点也不算彻底透明。

3、青色疣点
该类品种较为趋于退化状态,譬如木立龙鳞、琉璃殿、炎之塔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原始种,区别于那些原本是白色或瓷白色疣点硬叶,因为叶片老化而逐渐转绿的现象。这类硬叶从疣点纹路诞生起就基本趋于绿色或是叶片肌理的颜色。

四、疣点的变化
简单讲述完了关于硬叶疣点的集中基本特征,在来谈谈养殖过程中所发现的奇特。通常硬叶玩家在经历了两到三年的持续养殖后,就会发现,植株本身的疣点随着叶片的增多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大致有二:一是疣点的形状变化、二是疣点颜色的变化。

疣点形状的变化,通过上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三张叶片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疣点特征,如果仅仅从单叶片的疣点形状上来判断,完全可以认为是三种不同品种的冬之星座(冬星、环纹冬星、大疣冬星)。而以上特性集中于植株单颗之上,我们只能从养殖技术及环境本身来考虑。

出于一种对于更加优美的植株特征的追求,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尝试变化植株的养殖环境(微环境)及养殖方法。于是发现,在度夏度冬的处理上、日照时间的持续上、给水周期的间隔上的人为调整,就会令植株产生意向不同的表现。很多人在挑选硬叶时,特别是小苗,会格外注重小苗的特征是否明显,但是小苗的特征表现强弱完全是来自于母本的营养供给,当母本(砍头后的屁股)上的小芽控制在两个以下时,营养的及时供给将会使小芽较早的显示出其母本特征。而当母本上的小芽过多以后,因为营养供给的不均衡,最先出现的一至两个小芽将吸收较大部分的营养,而其后成长的小芽将会体质较弱,母本特征较为隐蔽。因此在售价上,区别最为直接。其实,随着小芽的不断成长,光水的持续补充,特征不大明显的植株能够在三至五片叶子的成长中,较为快速的逐步展现出其母本特征,发生质的变化,令人欣喜。而不少前期特征较为明显的小芽,因为根系的健康程度以及养殖环境的变化,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退化(类似于返祖),植株的新叶上特征发生退化,疣点变得稀疏、小,令人沮丧。

总所周知,目前品相较好的硬叶植株大多都是经过不断是杂交选育而成的,在保存了优良的基因的情况下,原始基因逐步弱化,但是一旦当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植物营养无法持续跟上的情况,恢复原始本性,用最少的消耗保持存活。待到生长环境适应之后,再逐步的将优美的一面进行展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植株底层叶子特征明显,下层叶子呈现乱纹,往上又逐步恢复出母本的特性。因此,在漫长的养殖岁月中,花友们大可不必为了一两年中的植株特征异变而烦扰,觉得是否上当受骗,也应该考虑一下自身的养殖方式问题。(很多人都发现,为什么日本人的拍品都那么漂亮,国内养的总感觉差点,其实不过就是环境的拟态上的不同而已)。

而关于疣点颜色的变化,原因着较为简单和易于控制。其主要原因无非有二:一、光照;二、寿命。

随着日照时间的增长,持续的光合作用能够加速植株内部的新陈代谢,而本身的疣点也会随着加速色泽的变化,从瓷白变成白色,从白色变成青色,同时随着植株的不断成长,老叶逐步被新叶替代,一层层的老叶开始老化,其表面的疣点也随之老化,由白变青,岁月的痕迹就这样刻在了植株的身上。当然,一株上呈现出几种色泽的变化也是有的,因此对于植物的多样性由衷感叹。

当然,在此只是个人的一些初略观察,更多的经验仍需向大仙们学习,抛砖引玉之言,不足挂齿。同时还是希望有志于投身硬叶这个大坑的同志们,在购买及交流时,多注意观察特征,特别是在疣点的形状、样式、色泽等方面仔细判断,同时多加询问大仙元老级卖家们的养殖方式及环境,能够较好较快的让植物适应过渡期,健康成长。

组培得到的十二卷后代和母本一模一样吗?

很多关于组培的讨论,讨论的焦点基本都在于:组培得到的后代,和母本一模一样吗?

有人说,组培苗和母本是一样的,因为遗传物质相同,所以表型也应该是相同的;
也有人认为,组培苗和母本是不一样的,你养几颗组培苗,和母本比一下就知道了(当然你得知道谁是母本)。

下面是我对组培苗的一些看法:

Q1:组培,会得到和母本一模一样的植物吗?

A:组培可以得到大量相似的植物“后代”,但不完全一样。
“任何两颗组培植物之间,都不完全相同;每一颗组培的植物,与母本都不一样。”这么说可能是对的。
这句话是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Barbara Mcclintock说的(岩鸣大在群里介绍过她),原话是:It may be safe to state that no two of the callus-derived plants are exactly alike, and none is just like the plant that donated the cell or cells for the tissue culture.

Q2:组培后代和母本有哪些不一样?

A:不一样表现在遗传物质(DNA)的变异和表型的差异。

遗传物质发生的变异包括(但不限于):染色体重排、单基因突变(大部分是隐形突变)、DNA甲基化改变。那些看起来和母本极其相似的组培后代,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多让人难以察觉的改变,比如花粉的活力、叶片的大小等。
就算有一些组培苗的表型和母本完全相同,它们的遗传物质也已经产生了变异。这些变异所关联的表型,会在组培苗的后代中表现出来(参考Genetic instability of plant tissue cultures, 1994)。

Q3:为什么组培过程中会容易发生变异呢?
A:可能的机制是,组培去分化(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会诱导遗传物质变异。

通俗地讲,当植物的体细胞脱离自然环境、处于陌生的环境(如组培的培养基)时,会感受到压力,遗传物质会重新发生编程(reprogrammed),这种遗传物质的“重新编程”会导致大量表型的变化。

大致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了,因为不是植物学、生物学专业的,专业用词有不恰当的地方,请包涵指正。

作者:好友“光阳”